(網經社訊)4月20日消息,微軟正在內測的首個跨境電商平臺——Buy with Microsoft即將于4月和5月推出,目前主要集中在家居用品、3C、服裝鞋帽、電子配件、園藝工具等領域。該平臺目前免傭金,流量支持方面,微軟會結合Bing購物頻道、Edge瀏覽器、MSN新聞頻道和Window等現有生態。具體要求上,需線上或線下銷售額大于100萬美元等,要求入駐商家免除運費。對此,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快評給予解讀。(詳見網經社專題:http://www.diiyoo.com/zt/wrkjds/)
觀點一:亞馬遜“封店潮”給微軟機會 利好賣家
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、寧波新東方工貿有限公司CEO朱秋城表示,2021年亞馬遜平臺“封店事件”對于行業影響深遠,不能單一平臺選擇成為賣家的普遍觀點,多平臺競爭最終得利的還是賣家。微軟作為知名企業,微軟的大數據也可能更加助力中國賣家走向世界,而且微軟這一平臺重點優先對中國賣家、中國香港賣家,以及中美國家有經驗的賣家提供優先入駐服務,這對于中國供應鏈快速走向美國是一個重大利好。同時新平臺推市場一定會有平臺紅利,對于中國賣家來說,多一個平臺參與意味著機會多一份。
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、博一大叔自媒體主理人李鵬博表示,“一是跨境電商是支撐微軟的第四增長曲線,亞馬遜對中國賣家的“封號潮”導致今年亞馬遜招商遇冷,這給了微軟一個快速籠絡中國賣家的絕佳機會;二是美國國會對亞馬遜的反壟斷調查,以及未來美國司法部的可能介入,也給了微軟入局跨境電商的又一個機會。微軟要做高品質商品的平臺,這是一個很有差異化的定位,跟微軟自身的流量也很匹配。”
觀點二:進軍跨境電商“品牌+流量”優勢明顯
對此,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、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表示,微軟推出跨境電商平臺,主要是看重其廣闊的市場前景及電商平臺較強的變現能力。跨境電商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市場都仍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前景,市場遠未被滿足。對于微軟來說,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一是品牌影響力,雖在跨境電商領域微軟屬新手,但其多年來打造了極具影響力的品牌號召力;二是流量,微軟擁有較大的流量入口,通過電商平臺能夠較好地實現變現。
“微軟的優勢在于它的品牌地位,流量優勢和龐大的數據匹配能力,同時微軟在PC端擁有較大的市場流量,但是PC打通移動端技術門檻非常低,對于微軟易如反掌。微軟此次招商主要面向的是100萬美金以上,并且具備品牌優勢的賣家,并不是我們傳統理解的針對中小企業賣家,應該是微軟跨境的差異化市場定位,推出來就定位高端和品牌,差異化市場能讓微軟跨境更好的贏得細分市場。”朱秋城稱。
觀點三:行業競爭激烈 能否勝出仍需觀望
張周平表示,微軟的跨境電商業務注定是機遇和挑戰并存。微軟布局跨境電商雖有流量及品牌的優勢,但畢竟作為新手,沒有真正的干過電商。特別是在美國市場,亞馬遜目前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,亞馬遜有先發和規模、用戶、品牌等優勢,沃爾瑪則有線下等相關優勢,微軟雖想走差異化跨境電商路線,但面對強勁的競爭對手未來發展依然路途坎坷。目前,在出口電商產業鏈中,主要平臺包括:阿里國際站、亞馬遜全球開店、eBay、全球速賣通、Wish、環球資源、敦煌網、shopee、Lazada等。
朱秋城表示,目前跨境電商平臺競爭處于“紅海”,微軟新平臺最終能不能勝出還需要觀望。未來能不能走好這一步,關鍵還是要看它的決心、毅力以及投入。參考亞馬遜平臺“封店潮”,賣家還是應該把微軟新平臺作為選擇之一,而不是唯一。